日期:2025-06-30 07:16:30
日期:2025-06-30 07:16:30
太极拳谚语“千斤坠不如四两松”,道破了太极按劲的精髓。真正的力道并非源于肌肉的紧绷,而在于筋骨的松沉。“按劲如拄杖”五字,则精妙地概括了太极沉劲的真谛。 这如同拄拐杖行走,力道不在手握之处,而在全身重心的下沉, 按劲,太极八法之一,主沉劲,善控制。其核心在于将周身重量松沉到掌根,小臂反而要放松如棉,如同以掌根为磨盘,身体为石碾,松沉之间自然产生碾压之力,这便是“碾劲”。
手臂使劲按桌子,力道有限;但身体松沉,将体重完全压在掌根,力道则瞬间倍增。太极拳打的是体重, “松”便是运用体重。 按劲讲究“沉而不死,活而不浮”,松裆坠膀时,脊柱如垂柳;掌根沉按时,指尖似流水。 这种对立统一的状态,正是太极阴阳相济的体现。 劲能运到掌根,质量就纯,一按就松,松开就沉,哪里较劲,就只能哪里用劲,局部不敌整体,练拳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整体。
展开剩余63%现代人习惯局部发力,导致身体出现代偿现象,某些部位过度使用,其他部位却闲置不用。按劲的训练,正是打破这种失衡的关键。当你能将周身势能汇聚一点,便能领悟到“一羽不能加,蝇虫不能落”的听劲境界。这需要长时间的架子练习,让身体记住每一个关节的松活状态。“三年练架子,十年摸劲道”,功夫如参禅,看似简单的按劲,实则蕴含着对身体的极致掌控。
练拳如做人,贵在懂得取舍。老子曰:“知其雄,守其雌”,这正是太极按劲的智慧。高傲者易折,谦和者常存。拳法中的矛盾相生,恰如人生际遇,前路受阻时,需要的不是蛮力,而是破局的勇气。真正的功夫,不在于你能打出多重的拳,而在于能否在关键时刻守住本心。打拳,要有技巧,切忌蛮力,假把式,花架子都非武学正道。 万物负阴而抱阳,矛盾套矛盾,调和,才能令万物臣服。功,不是蛮力,而是一种能力。为人谦和,则人皆亲近;高傲自大,必自损其身。 前面路途不明,身后大山阻隔,破开困局,全凭勇气。
大限将至,有功力护持,才能柳暗花明。你不爱拳,拳亦不爱你。万物相通,心心相印。深厚的东西,不是模棱两可的,而是浑然天成的。能看到事物根本,才能真正理解它。太极之上,是无极。老子说:“常德不忒,复归于无极”。 纵然是风云人物,也需历练才能名扬四海。 价值连城未必是黄金,有时一口清泉更显珍贵,此一时彼一时。动若雷霆,气势恢宏;拨云见日,也需借风之力。
临危受命,切莫伤人。有人连中三元,有人名落孙山,近山远水,处处皆是江湖。引吭高歌,身后彩虹相随。那些以为太极只是慢悠悠比划的人,永远不懂“松沉二字值千金”的真义。记住:竹密不妨流水过,山高岂碍白云飞,真正的劲道,永远在松活之间自然流淌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线下配资公司,配资杠杆,网上股票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